欢迎访问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池州市人社局 > 县域传真

安徽东至:大山深处“现代农场”撑起贫困户就业梦

阅读次数: 作者:东至县人社局 信息来源:东至县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0-08-19 09:43
[字体:  ]

“这是小邱给我们建起来的现代化农场。750亩地,他领着大家一起干,让我们对生活有了奔头。现在农场又挂牌成立了就业扶贫基地,未来的生活,我们更有信心了。”在与江西交界的安徽省东至县龙泉镇古楼村,说起自家村里的现代农场——华仁家庭农场,贫困户彭昌平一脸笑容。为帮助其更好运营发展、鼓励更多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2020年8月17日,东至县人社局在华仁家庭农场挂牌成立了就业扶贫基地。


新模式增添新希望

东至县龙泉镇古楼村位于两省交界,地域偏远、多为山区,长期以来农业都是“二牛抬杠式”传统耕作,产业发展滞后。如何培育出能够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三年前这是摆在龙泉镇党委、镇政府和老百姓面前的一道难题。

年销售收入达到116万元,利润40万元以上,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常年务工贫困户15人,每人年均收入可达到2万元……不到三年时间,面对偏远山区脱贫致富难题的求解,华仁家庭农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帮助下,古楼村“脱贫致富”引路人邱本仁破“壁垒”、探新路,带头转变农场原有生产经营模式,试验种植新品种,采用机械化生产、烘干、加工,实现网络、市场一体化销售,同时还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及信息服务。这一系列的改变让家庭农场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实现了农场与贫困户帮扶带动、互惠共赢。

“以前我的农场也是春种秋收,忙季很忙、闲季很闲,在这务工的贫困户到了冬天就没事做,只能在家闲着,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好了,农场改变了过去的生产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翻了一番,冬天大家也可以在大棚种植蔬菜、进行育秧试验,一年到头有活干,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自然就有了希望。”说到转型后的农场,负责人邱本仁一脸自豪。

由于龙泉镇古楼村位于两省交界的地方,江西常年在农场务工贫困劳动者有9人,每年忙季时还有50多名贫困户前来临时务工。“江西人是我们的‘老表’,又离得近,发家致富不能忘了带上他们!”


农场机械化运营“缩影”—烘干机


新课堂解锁新技能

“大家看,这棵可以直插,可以斜插,也可以平栽,插法不同,产量不一样……”。农业技术专家刘峰正向贫困户耐心讲解种植技术。为了解决贫困劳动者农业种植技能缺乏、机械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华仁家庭农场专门聘请技术专家在“田间地头”进行培训指导,边栽插幼苗,边传授种植技术,解答贫困劳动者疑惑。在对外提供育秧、播种、植保、收割、烘干等农业技术培训或服务时,也带着务工的贫困劳动者一起参加,让他们指导合作单位栽秧育苗,进一步强化贫困劳动者实操水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以前我啥都不会,来这里务工后,不仅学会了种庄稼,还能够教别人怎么种。下班回家,我把学到的技术用到自家田地,效果明显得很!”谈起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贫困户郭六斤一脸快意。


“田间地头”指导贫困劳动者种植农作物


新工作带来新生活

今年70岁的王冬苟和老伴毛雪姣,儿子因病去世早,两个老人拉扯着孙子长大,没有经济来源,2013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他们将自家土地流转给农场,每年收取3600元租金,同时两人在农场固定务工,每年共有3.5万元左右的收入。“我们年纪大了,有地也没法种,现在将土地租给农场,每天还可以在农场挣钱,离家又近能够照顾孙子,我们很知足。”

因手残致贫的桂志忠,家里妻子也是残疾,2013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来,他在农场常年务工,从事烧锅炉、排放水、清洁等工作,每年工资约有3万元。“以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挣这么多钱,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真的很感谢农场。”

华仁家庭农场采用的是现代化经营方式,现有收割机2台,耕整机5台,烘干机3台,抗旱设备6套,植保机械16台套,均是机械化操作。工作劳动强度不大,培训指导后容易“上机”操作……农场这些独特优势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有个稳定“饭碗”,真正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华仁家庭农场工资按月发放、多劳多得,每逢佳节还有一定的福利,东至县人社局也给予这些贫困户每月200元的岗位就业补贴,让他们在农场工作安心、稳定脱贫。


王冬苟和老伴在农场务工



贫困残疾人桂志忠在清洁锅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