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阳县围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政策宣传、强化经办服务能力建设。一季度,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水平1398.87元,同比增长34.76%,人均养老金水平232.6元,同比增长16.2%,两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基金安全和群众利益。一是通过业务数据比对、实地核查走访等方式,组织各乡镇、村(社区)深入排查保险费申报缴纳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隐患,巩固缴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成果。二是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度内部稽核,严控经办风险。三是常态化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教育宣传,对内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依法依规经办的规矩意识,对外利用下乡进村契机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广大居民主动监督和自觉维护基金安全的意识。
强化宣传服务,开展政策宣传服务提升月活动。一是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政策宣讲小组,充分利用春节前后人员返乡时机,入户上门开展政策宣传。二是按月组织业务骨干深入村居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送政策进村”活动,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三是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服务
提升月活动。印制发放政策宣传手册,制作政策宣传视频和电子宣传单,在各村(社区)居民微信群转发;组织人员入户上门,开展便民志愿服务,帮助参保居民线上缴费,为老年居民提供资格认证等服务。提升月期间,全县开展各类宣传服务活动40余场,宣传服务工作对象超过2000人。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县、乡、村三级服务能力。一是政策业务培训全覆盖。组织业务骨干分批次对全县11个乡镇、110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全部经办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有效提升镇、村两级经办服务能力。二是村级平台建设全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完成省级业务系统全覆盖,并配置经办权限,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流程业务“不出村”“就近办”。三是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证明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流程业务实现“全程代办”,切实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
强化创新引领,资格认证减量增效助力基层减负。创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方式,切实减轻镇、村两级认证工作负担。一是年度资格认证工作开展前,将全县领取待遇人员与缴纳2025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员进行数据比对,对其中已缴纳医疗保险费人员直接确认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总量从58691人降至1907人,效率大幅提升。二是为确保养老待遇及时发放到位,将需要认证的
人员名单分发至各村(社区),由工作人员协助辖区内无法自行通过手机APP进行线上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进行认证。
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扩大集体经济补助范围。突出“党建阵地”功能,组织党员干部下乡进村入户广泛宣传集体经济补助和个人资助政策细节,提高政策知晓率,扩大政策覆盖面。今年,我县杨田镇已将集体经济补助列为该镇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在全镇9个村推广实施,预计将有127名参保居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