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暖民心”行动,东至县聚焦“三结合”,持续全面推动“新徽菜·名徽厨”工作进程,有效促进东至美食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创业,打造东至农家新美食文化品牌,用心用情抓好暖民心实事。
“当主持人报到我获奖时,很震惊也很高兴,真没想到我们小镇上的厨师也能获奖,还能获得5000元奖金,太感谢了。”东至县木塔乡大田村的村民祝有和参加了东至县举办的首届“新徽菜·名徽厨”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时激动地说。他的餐饮店铺祝家庄民宿也在名店评选中获得了“东至农家新美食店”荣誉称号。东至县木塔乡作为革命老区,近年来聚焦“红旅小镇”创建,在“新徽菜·名徽厨”职业技能大赛举行后,慕名来此寻访红色足迹、体验特色美食的人越来越多,美食和文旅融合,拉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也给这个小镇带来了兴旺的人气。“我家店在获奖消息传出后,很多人来这里旅游,品尝我们的特色美食,我们的东至酿红椒、竹笋炒腊肉等土菜受到游客欢迎,大伙儿日常工作也干得更起劲了!”获奖小店祝家庄民宿就是“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的受益店铺之一。
2022年以来,东至县人社局主动作为,聚焦“三结合”,从培训、旅游、就业三个方面高效高质推进“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实事。
聚焦美食与培训相结合。大力开展东至农家新美食技能培训,申报东至羊肚菌炖老鹅、干锅葛公豆腐两个专项能力培训项目,提质扩面开展未就业重点群体特色美食培训,2022年截至目前已开展东至农家新美食技能培训153人,新增美食师傅153人,并对现有美食师傅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截至目前通过培训并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师傅31人。今年因疫返乡的储加兵在手机上看到了县人社局发布的招聘信息,通过电话联系后进入了东至县明发国际大酒店工作,他向我们介绍:“刚上班没办法完全适应岗位工作,好在人社局和公司考虑充分,给我们开展了徽厨岗前培训。目前我制作的东至特色米饺、干煸泥鳅、西村老鸡汤配油米受到很多美食爱好者的欢迎。”
聚焦美食与旅游结合,完善东至美食旅游产业链条。县人社局联合县文旅局,开展“东至人游东至”活动,围绕新徽菜·名徽厨推出1条专题美食线路,同时通过微信、抖音各平台开设美食专栏、绘制东至美食地图、拍摄美食宣传片,将东至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和特色美食文化结合起来,推广东至美食文化带动旅游经济,创新做好东至农家新美食品牌。东至县朴树人家农庄就通过美食线路和宣传片有效推广了尧舜黑官膳,很多游客看到东至县的宣传片及网络宣传栏目后慕名而来,实地品尝青精饭等特色美食同时畅游西山,不仅推动了东至美食产业发展还带动了旅游经济。
聚焦美食与就业创业结合。一方面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对重点就业群体创办的东至美食创业项目,提供了创业担保贷款34笔共555万元。家住东至县尧渡镇的黄燕就是政策受益者之一,此前是自由职业者的她看到了微信公众号上的东至特色美食短视频后萌发出回乡创业的想法,今年四月黄燕申请了4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在红森熙园开了一家相聚土菜馆,随着“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及东至农家新美食的推广,她的土菜馆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另一方面举办东至县首届“新徽菜·名徽厨”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大赛发现徽厨人才、展示徽厨人才,同时广泛吸纳人才就业。东至县君悦鸿庆楼大酒店的厨师徐闯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他此前一直在外打工,去年回乡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免费的特色美食职业技能培训,在君悦职业培训学校学习了东至米饺、东至一品锅、葛公豆腐等特色菜品制作后留在了酒店,如今已成长为该酒店一名优秀厨师并在第一届“池州原生态美食名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2022年截至目前,东至县带动餐饮行业新增就业创业120人,既增加了美食从业人员规模,又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下一步,东至县将继续聚焦“三结合”,发掘培育东至农家新美食技能人才队伍,推动东至徽菜产业升级,打造东至农家新美食文化品牌,为东至经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