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00032B0212E/202004-00024 | 组配分类: | 就业失业登记 |
发布机构: | 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主题分类: | 劳动、人事、监察 |
名称: | 池州市2020年第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 文号: | 池人社函〔2020〕23号 |
成文日期: | 2020-04-13 | 发布日期: | 2020-04-13 |
废止日期: |
池人社函〔2020〕23号
池州市2020年第一季度
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一、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一)总体情况
本季度的供求状况分析数据,包括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招聘会的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本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收集发布岗位需求人数20764人,登记求职人数17531人,求人倍率为1.18。
(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主要特点
1、迅速组织线上招聘。因疫情防控暂停现场招聘计划,我市迅速将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活动全部转移到线上。自1月中旬开始的“接您回家•春风行动”网络招聘会持续到2月底,325家参会企业累计提供岗位8000多个,在线求职1.2万人次,3000余名求职者投递简历。3月份举办池州市复工复产企业网络招聘会,累计参会企业331家,发布招聘职位1453条,就业岗位8000多个,超过12000名求职者关注本次网络招聘会,投递简历3300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56人。
2、创新网络招聘形式。在组织线上招聘活动中,我市在全省率先创新采用“网络招聘会+直播推荐”的形式帮助企业与求职者线上对接。共开展三次直播活动,取得良好效果。2月17日第一次直播超2万人次观看,2月22日第二次直播3.6万人次观看,3月7日第三次直播1.4万人次观看,同时在线解读了我市出台的稳就业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3、率先恢复现场招聘。在推动网络招聘会的基础上,我市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提早谋划,及时向指挥部申请,在做好疫情防控准备的前提下,于2月29日在全省率先开放人力资源市场,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同时指导各县区举办送岗下乡暨贫困劳动者专场招聘会。第一季度,全市共举办现场招聘会37场,329户企业提供岗位7218个,6914名劳动者进场求职,达成求职意向2637人。
4、服务复工复产企业。第一季度,全市已有1404家企业复工复产,复工率89.83%,到岗45908人,缺工6978人。为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问题, 我市对重点企业落实包保责任制和人社服务专员制度,帮助“四重一小”等园区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问题26个,线上线下联动,帮助重点企业新招录员工2231人。
(三)供求总体情况
一季度通过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20764人,与上季度相比增加4952人,增幅31.32%;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067人,减幅4.89%;进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共17531人,与上季度相比增加3822人,增幅27.88%;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754人,减幅9.10%;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18。
表1. 供求总体人数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
(人) |
(人) |
(倍) |
(%) |
本期有效数 |
20764 |
17531 |
1.18 |
31.32% |
(四)各产业劳动力需求情况
本季度需求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总量的73.70%和26.06%。与上季度相比上升51.65%和下降4.84%;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47%和9.23%。
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
需求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产业 |
(人) |
(%) |
(%) |
第一产业 |
50 |
0.24 |
42.86 |
第二产业 |
15303 |
73.70 |
51.65 |
第三产业 |
5411 |
26.06 |
-4.84 |
合计 |
20764 |
100 |
/ |
(五)行业需求情况
从行业需求看,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仍占据主导地位,需求人数为14686人,占总量的70.73%,环比上升64.07%,同比下降4.26%。第三产业中住宿和餐饮业是本季度吸纳就业的主体行业,其比重占8.87%,环比下降1.44%,同比上升1.26%。
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行业 |
需求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人 |
% |
% |
|
农、林、牧、渔业 |
50 |
0.24 |
42.86 |
制造业 |
14686 |
70.73 |
64.07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87 |
0.42 |
-78.88 |
建筑业 |
530 |
2.55 |
17.2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27 |
1.57 |
921.88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69 |
0.33 |
35.29 |
批发和零售业 |
1402 |
6.75 |
12.52 |
住宿和餐饮业 |
1842 |
8.87 |
-1.44 |
金融业 |
155 |
0.75 |
-31.11 |
房地产业 |
359 |
1.73 |
-6.9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30 |
3.52 |
-39.4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2 |
0.06 |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495 |
2.38 |
24.69 |
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 |
20 |
0.10 |
/ |
合计 |
20764 |
100 |
/ |
(六)用人单位需求情况
从用人单位性质看,本季度企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需求比重达百分之百,在劳动力需求市场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用工需求量最大,分别占企业总需求的38.73%、33.49%和22.18%,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下降13.77%,上升113.28%和66.97%,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0.32%,上升13.00%和42.53%。
表4 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经济类型 |
需求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人) |
(%) |
(%) |
|
企业 |
20764 |
100.00 |
31.32 |
其中:内资企业 |
20505 |
98.75 |
31.70 |
国有企业 |
109 |
0.52 |
/ |
有限责任公司 |
8042 |
38.73 |
-13.77 |
股份有限公司 |
4605 |
22.18 |
78.63 |
私营企业 |
6953 |
33.49 |
113.28 |
其他企业 |
796 |
3.83 |
96.54 |
个体经营 |
259 |
1.25 |
6.58 |
合计 |
20764 |
100 |
/ |
(七)各类职业供求情况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本季度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分别占需求总量的60.28%和16.66%。其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需求环比上升58.57%,同比下降2.56%;商业和服务业人员需求环比下降18.69%,同比上升7.52%。求人倍率方面,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上升0.20,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下降0.10。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数相对集中的职业也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及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55.35%和18.38%。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上升36.56%,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9.57%;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下降19.77%,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26.20%。
表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
需求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求职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 |
(人) |
(%) |
(%) |
(人) |
(%) |
(%) |
(%) |
|
单位负责人 |
294 |
1.42 |
-32.41 |
280 |
1.60 |
-16.17 |
1.05 |
专业技术人员 |
1275 |
6.14 |
6.96 |
1181 |
6.74 |
25.37 |
1.08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2256 |
10.86 |
55.26 |
2416 |
13.78 |
92.66 |
0.93 |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
3459 |
16.66 |
-18.69 |
3222 |
18.33 |
-9.57 |
1.07 |
农林牧渔水利人员 |
50 |
0.24 |
42.86 |
10 |
0.06 |
-52.38 |
5.00 |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
12516 |
60.28 |
58.57 |
9704 |
55.35 |
36.56 |
1.29 |
其他 |
914 |
4.40 |
66.18 |
237 |
1.35 |
-7.06 |
3.86 |
无要求 |
/ |
/ |
/ |
481 |
2.74 |
105.56 |
/ |
合 计 |
20764 |
100 |
/ |
17531 |
100 |
/ |
/ |
表6 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
序号 |
职业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 |
缺口数 |
岗位空缺与求 |
||
1 |
半导体芯片制造工 |
1673 |
1302 |
371 |
1.28 |
2 |
缝纫工 |
1575 |
1225 |
350 |
1.29 |
3 |
营销员 |
1495 |
1164 |
331 |
1.28 |
4 |
商品营业员 |
1220 |
903 |
317 |
1.35 |
5 |
餐厅服务员 |
1083 |
801 |
282 |
1.35 |
6 |
重冶火法冶炼工 |
894 |
654 |
240 |
1.37 |
7 |
房地产经纪人 |
766 |
558 |
208 |
1.37 |
8 |
车工 |
625 |
476 |
149 |
1.31 |
9 |
包装工 |
489 |
371 |
118 |
1.32 |
10 |
金属热处理工 |
420 |
328 |
92 |
1.28 |
表7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
序号 |
职业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 |
缺口数 |
岗位空缺与求 |
||
1 |
行政办事员 |
1368 |
1605 |
237 |
0.85 |
2 |
保卫管理员 |
1131 |
1314 |
183 |
0.86 |
3 |
后勤管理员 |
967 |
1109 |
142 |
0.87 |
4 |
会计专业人员 |
883 |
982 |
99 |
0.90 |
5 |
信息通信营业员 |
768 |
851 |
83 |
0.90 |
6 |
仓储管理员 |
622 |
697 |
75 |
0.89 |
7 |
物业管理员 |
595 |
656 |
61 |
0.91 |
8 |
保安员 |
473 |
529 |
56 |
0.89 |
9 |
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员 |
423 |
457 |
34 |
0.93 |
10 |
邮政营业员 |
378 |
404 |
26 |
0.94 |
(八)求职人员构成情况
在求职人员中,各类失业人员仍是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主要求职群体,所占比重为49.59%,较上季度下降13.7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30%。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下降29.0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57%(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下降49.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6%);本市农村人员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上升165.1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22%。
表8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人员类别 |
求职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人) |
(%) |
(%) |
|
新成长失业青年 |
1644 |
9.38 |
-29.02 |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
473 |
28.77 |
-49.25 |
就业转失业人员 |
1172 |
6.69 |
12.05 |
其他失业人员 |
5877 |
33.52 |
12.51 |
在业人员 |
1598 |
9.12 |
109.99 |
本市农村人员 |
7078 |
40.37 |
165.19 |
外埠人员 |
162 |
0.92 |
-19.00 |
合计 |
17531 |
100 |
/ |
(九)招聘、应聘条件情况
1. 性别
从对求职者的性别需求看95.03%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对男性的用人需求依然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用人需求分别为54.19%和40.84%。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和女性的求职人数比重分别为59.32%和40.68%,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上升16.95%和43.82%;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3.68%和2.99%,男性用工比女性高出18.64个百分点。
表9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性别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求职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
(人) |
(%) |
(%) |
(人) |
(%) |
(%) |
(倍) |
|
男 |
11251 |
54.19 |
27.87 |
9510 |
54.25 |
16.95 |
1.18 |
女 |
8481 |
40.84 |
36.90 |
8021 |
45.75 |
43.82 |
1.06 |
无要求 |
1032 |
4.97 |
26.16 |
/ |
/ |
/ |
/ |
合计 |
20764 |
100 |
/ |
17531 |
100 |
/ |
/ |
2. 年龄
从年龄的需求情况来看,本季度需求25-44岁年龄段的人员为主。其中25-34岁需求占40.79%,与上季度相比上升31.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68%,35-44岁需求占35.13%,与上季度相比上升68.2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14%;求职人员年龄段也是以25-44岁的为主,其中25-34岁的占37.23%,与上季度相比上升18.4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4%;35-44岁的占34.71%,与上季度相比上升55.0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77%。
表10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年龄组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求职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
(人) |
(%) |
(%) |
(人) |
(%) |
(%) |
(倍) |
|
16-24岁 |
3450 |
16.62 |
-15.79 |
3021 |
17.23 |
-11.09 |
1.14 |
25-34岁 |
8469 |
40.79 |
31.67 |
6527 |
37.23 |
18.46 |
1.30 |
35-44岁 |
7294 |
35.13 |
68.26 |
6085 |
34.71 |
55.07 |
1.20 |
45岁以上 |
1473 |
7.09 |
113.48 |
1898 |
10.83 |
116.42 |
0.78 |
无要求 |
78 |
0.38 |
-69.77 |
/ |
∕ |
∕ |
∕ |
合计 |
20764 |
100 |
∕ |
17531 |
100 |
∕ |
/ |
3. 文化程度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需求看,本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需求主要集中在初、高中及以上文化。95.60%的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的文化程度有明确要求。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最多,占总体需求的36.91%,环比上升20.81%,同比下降3.02%(其中19.76%的用人需求是对具有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要求);其次为初中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37.22%,环比上升93.18%,同比下降1.53%;对大专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16.57%,环比下降12.82%,同比下降27.29%。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46.29%的求职者是高中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分别为18.83%和30.91%;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3.98%。
表11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文化程度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求职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
人 |
% |
% |
人 |
% |
% |
倍 |
|
初中及以下 |
7729 |
37.22 |
93.18 |
5418 |
30.91 |
62.12 |
1.43 |
高中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
7663 |
36.91 |
20.81 |
8115 |
46.29 |
38.36 |
0.94 |
1514 |
19.76 |
-14.80 |
1332 |
16.41 |
-8.07 |
1.14 |
|
大专 |
3440 |
16.57 |
-12.82 |
3301 |
18.83 |
-8.15 |
1.04 |
大学 |
1007 |
4.85 |
-8.20 |
696 |
3.97 |
-23.26 |
1.45 |
硕士以上 |
12 |
0.06 |
0.00 |
1 |
0.01 |
0.00 |
12.00 |
无要求 |
913 |
4.40 |
121.07 |
∕ |
∕ |
∕ |
∕ |
合计 |
20764 |
100 |
/ |
17531 |
100 |
∕ |
/ |
4. 技术等级或职称
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36.08%,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3.85%和12.03%,二者约占需求总量的25.88%,上季度相比分别上升36.44%和26.10%,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6.556%和11.45%。
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来看,30.16%的求职者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也是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2.05%和9.78%,二者合计为21.83%,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上升22.99%和5.47%,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6.70%和12.41%。
表12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求职人数 |
所占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
人 |
% |
% |
人 |
% |
% |
倍 |
|
职业资格五级 (初级技能) |
2857 |
13.85 |
36.44 |
2113 |
12.05 |
22.99 |
1.35 |
职业资格四级 (中级技能) |
1007 |
4.85 |
14.43 |
744 |
4.24 |
-0.40 |
1.35 |
职业资格三级 (高级技能) |
63 |
0.30 |
36.96 |
14 |
0.08 |
-50.00 |
4.50 |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
2498 |
12.03 |
26.10 |
1715 |
9.78 |
5.47 |
1.46 |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
1022 |
4.92 |
110.72 |
699 |
3.99 |
79.23 |
1.46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
26 |
0.13 |
420.00 |
2 |
0.01 |
100.00 |
13.00 |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
/ |
/ |
12244 |
69.84 |
33.10 |
/ |
无要求 |
13273 |
63.92 |
28.60 |
∕ |
∕ |
∕ |
∕ |
合计 |
20764 |
100 |
/ |
17531 |
100 |
∕ |
/ |
备注:本季度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无数据。
(十)下步工作举措
1、聚焦供给侧抓好一个平台。统筹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更好地实现“送岗到人”和“送人到岗”。综合运用安徽公共招聘网、池州就业网、各县区政府网,“三网同步”发布企业缺工信息;借助移动、电信、联通运营商,通过比对大数据,筛选贫困劳动者、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三商合力”精准推送手机短信;用活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采用公众号、小视频、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三媒齐发”让新生代劳动者了解企业用工信息。
2、聚焦需求侧编制两项清单。编制贫困劳动者就业意向清单和企业用工需求清单。组织专人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结合“两项清单”,统筹做好贫困劳动者就业、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建立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引导返岗复工人员与企业对接。加强与沪苏浙等重点地区沟通,协调解决农民工出省返岗务工问题。
3、聚焦援企稳岗实施三项政策。从稳岗、增岗、减负等方面同时发力,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落实好《池州市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从就业创业补助、失业保险补助、贫困劳动者就业补助三大方面实施援企稳岗政策。
二、产业园区用工监测分析
2020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度末增加企业16户,总户数达843户;实有员工30840人,比上年度末增加279人。其中技能人才7097人,占员工总数的23.01%,专业技术人才4128人,占员工总数的13.39%。
填报单位 |
园区内企业总户数 |
园区企业员工总数 |
园区技能人才数量 |
园区专业技术人才数量 |
|
技能人才总数 |
其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数量 |
||||
市开发区 |
711 |
24945 |
3341 |
513 |
2859 |
江南集中区 |
132 |
5895 |
3756 |
2139 |
1269 |
小计 |
843 |
30840 |
7097 |
2652 |
4128 |
本季末计划招聘3285人,实际招聘1677人,缺工1608人。其中缺普工1132人,占缺工总数的70.40%,缺技工385人,占缺工总数23.94%,缺技术和管理人员118人,占缺工总数7.34%。
园区名称 |
计划招工 |
实际招工 |
缺工人数 |
所缺员工岗位分布 |
流失人数 |
||
普工 |
技工 |
技术管理 |
|||||
市开发区 |
1300 |
450 |
850 |
700 |
100 |
50 |
0 |
江南集中区 |
1985 |
1227 |
758 |
432 |
285 |
68 |
102 |
小计 |
3285 |
1677 |
1608 |
1132 |
385 |
118 |
102 |
一季度末,我市2个产业园区计划招聘员工3285人,实际招聘1677人,缺工1608人。缺普工1132人,占缺工人数的70.40%。企业流失人数102人。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
(一)监测样本情况
全市10个行政村一季度末总人口数为26288人,行政村劳动力总数为15192人,占总人口数 57.79%。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7459人(去年同期8634人,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出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少117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49.09%,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28.37%。
2020年一季度累计新外出就业人数3457人,新返乡人数2438人,与上季度相比新外出就业人数增加3228人.新返乡人数增加1616人。一季度因逢农历新年,新外出人数和新返乡人数都波动较大,符合新年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
2020年一季度新外出就业人员情况如下:
时间 |
本期内新外出就业人数 |
本期内新返乡人数 |
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 |
期末外出就业人数占本地劳动力总数比重(%) |
1月 |
165 |
2303 |
4439 |
29.52% |
2月 |
1432 |
70 |
5664 |
37.62% |
3月 |
1860 |
65 |
7459 |
49.10% |
一季度合计 |
3457 |
2438 |
17562 |
|
1月份适逢春节,劳动力以返乡为主;2月份后,随着春节结束及疫情向好发展,新增外出就业人数大量增加。至三月末,外出就业人数占本地劳动力总数的近一半(49.1%)。
(二)外出转移就业具体流向
本季度新外出就业3457人中,省内转移就业48人,占新外出就业总数的1.39%; 省外长三角转移就业2367人,占新外出总数的68.46%;珠三角转移就业419人,占总数的12.12%;京津地区转移就业231人,占总数的6.68%;省外其它地区转移就业392人,占总数的11.34%。
月度 |
本期内新外出就业人数 |
省外就 业人数- 长三角 |
省外就 业人数-珠三角 |
省外就业人数-京津 |
省外其
它地区 |
就业 |
省内就业与新外出人数比例% |
1月 |
165 |
70 |
16 |
24 |
35 |
20 |
12.12% |
2月 |
1432 |
922 |
202 |
95 |
189 |
24 |
1.68% |
3月 |
1860 |
1375 |
201 |
112 |
168 |
4 |
0.22% |
1季度 |
3457 |
2367 |
419 |
231 |
392 |
48 |
1.39% |
本季度新外出就业人数以长三角为主,2月份外出至长三角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相对而言,长三角工资福利水平较高,且离家近,交通便利,一直是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的首选。
(三)本地非农就业情况
一季度末监测点本地非农就业人数297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9.58%。其中在企业就业人数2175人,占本地非农就业人员数73.11%;自主创业人数560人,占非农就业人员总数的18.82%。
月度 |
报告期末非 农就业人数 |
在企业 就业人数 |
占非农就业人数比例% |
自主创 业人数 |
占非农就业人数比例% |
1月 |
2848 |
2133 |
74.89% |
560 |
19.66% |
2月 |
2875 |
2155 |
74.96% |
560 |
19.48% |
3月 |
2975 |
2175 |
73.11% |
560 |
18.82% |
四、企业用工监测
本季度监测企业60户,季度末实有员工13463人,计划招聘738人,实际招聘388人,缺工350人。本季度末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2人,计划下季度初招聘高校毕业生9人。
|
本季度末员工总数 |
本季度末计划招用员工人数 |
本季度末实际招用员工人数 |
本季度末缺工人数 |
普工 |
8885 |
577 |
327 |
250 |
技工 |
2711 |
111 |
39 |
72 |
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
1867 |
50 |
22 |
28 |
合计 |
13463 |
738 |
388 |
350 |
从缺工情况看,本季度末缺工350人,其中普工250人,占缺工总数的71.43%;技工72人,占缺工总数的20.57%;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28人,占缺工总数的8.00%。
从员工流失看,监测企业实有人数13463人,流失员工172人,占监测企业实有员工的1.28%。
|
企业本季末流失员工人数 |
普工 |
131 |
技工 |
27 |
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
14 |
合计 |
172 |
本期企业用工特点:
1、疫情基本结束复工后,制造业企业用工需求有所增长,且仍是主要缺工行业,如池州市安安精工铝业有限公司、池州太平鸟服装制造有限公司、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四家企业缺工总数226人,占监测企业缺工总数350人的64.57%。
2、虽然疫情对企业复工存在一定冲击,但企业整体用工情况趋于稳定。一方面,2月中下旬以来,随着疫情的稳中向好,企业陆续复工,员工陆续返岗,可以满足正常生产;另一方面,随着线下招聘的启动,本地人力资源积极求职,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用工。
预计第二季度,随着疫情的全面好转,求职者进一步增加,我市企业用工总体情况仍将保持平稳。
五、失业动态监测
(一)监测样本基本情况
2020年3月池州市监测企业60家,给国家上报样本企业60家。其中国有企业6家,占10%、 股份合作企业1家,占1.67%、 有限责任公司20家,占33.33%、 股份有限公司6家,占10%、 私营企业22家,占36.67%、外资企业1家,占1.67%;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家,占3.33%、其他企业2户,占3.33%。
其中制造业38家,占63.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力1家,占1.67%; 房地产业1家,占1.67%; 建筑业3家,占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家,占1.6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占1.67%; 农、林、牧、渔业4家,占6.67%; 批发和零售业4家,占6.6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家,占1.67%; 住宿和餐饮业6家,占10%。
(二)岗位流失概况
2020年一季度末, 池州市60家监测企业在岗职工总数为13189人, 比上季度(调查期)岗位总数减少8人, 减幅为0.06%。
2020年一季度监测岗位总数变化情况表
调查期 |
企业总数 |
上月末总岗位数 |
调查期总岗位数 |
岗位变化总数 |
岗位减少总数 |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
2020年1月 |
60 |
13189 |
13133 |
-56 |
125 |
-0.43% |
2020年2月 |
60 |
13133 |
13256 |
123 |
227 |
0.93% |
2020年3月 |
60 |
13256 |
13463 |
207 |
171 |
1.54 % |
一季度,我市监测的60家企业岗位数呈增加走势,1月末与上季度末相比,减幅0.43%;2月末与上月末相比,增幅0.93%;3月末与上月末相比,增幅为1.54%。
(三)岗位流失分析
1、按行业分析岗位变化情况
按监测企业行业分类,一季度有5个行业出现岗位流失,分别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54%;房地产业-33.33%;农、林、牧、渔业-0.85%;批发和零售业-0.7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56%。
有3个行业岗位增加,制造业2.83%、建筑业1.6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86%。
其它行业岗位数与上季度持平。
详见下表:
2020年一季度监测企业按行业分类岗位变化情况 |
||||||
行业 |
企业总数 |
上季度末总岗位数 |
调查期总岗位数 |
岗位变化总数 |
岗位减少总数 |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
制造业 |
38 |
10,890 |
11,207 |
317 |
427 |
2.8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 和供应业 |
1 |
132 |
130 |
-2 |
2 |
-1.54 |
房地产业 |
1 |
6 |
6 |
0 |
0 |
0 |
建筑业 |
3 |
234 |
238 |
4 |
5 |
1.6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 |
34 |
35 |
1 |
2 |
2.86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 |
125 |
125 |
0 |
0 |
0 |
农、林、牧、渔业 |
4 |
594 |
589 |
-5 |
15 |
-0.85 |
批发和零售业 |
4 |
254 |
252 |
-2 |
22 |
-0.79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 |
19 |
18 |
-1 |
1 |
-5.56 |
住宿和餐饮业 |
6 |
901 |
863 |
-38 |
49 |
-4.4 |
合计 |
60 |
13,189 |
13,463 |
274 |
523 |
2.04 |
2、按企业性质分析岗位变化情况
按监测企业性质分类,股份合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企业有所流失,流失率分别为:0.59%、5.01%、3.95%。
岗位数有所增加的有:国有企业0.19%、有限责任公司1.23%、私营企业5.02%、外资企业1.2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0.42%。
详见下图:
2020年一季度监测企业按企业性质分类岗位变化情况 |
||||||
企业性质 |
企业总数 |
上季度末总岗位数 |
调查期总岗位数 |
岗位变化总数 |
岗位减少总数 |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
国有企业 |
6 |
1,014 |
1,016 |
2 |
18 |
0.19 |
股份合作企业 |
1 |
1,357 |
1,349 |
-8 |
8 |
-0.59 |
有限责任公司 |
20 |
3,703 |
3,749 |
46 |
173 |
1.23 |
股份有限公司 |
6 |
797 |
759 |
-38 |
52 |
-5.01 |
私营企业 |
22 |
5,257 |
5,535 |
278 |
246 |
5.02 |
外资企业 |
1 |
81 |
82 |
1 |
1 |
1.22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2 |
717 |
720 |
3 |
14 |
0.42 |
其他企业 |
2 |
263 |
253 |
-10 |
11 |
-3.95 |
合计 |
60 |
13,189 |
13,463 |
274 |
523 |
2.04 |
3、按岗位减少类型分析岗位变化流失情况
一季度的监测数据显示,共流失523个岗位,减少类型主要有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230人、劳动合同终止解除58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234人、因劳动者原因无法履行劳动合同解除1人。
抄送:省人社厅,市委办,市政府办。
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4月10 日印发
主办单位: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咨询电话:0566-12333
地址:池州市长江南路398号波斯曼大厦 联系电话:0566-2022103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皖ICP备2021012185号-1 网站标识码: 34170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