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童志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我市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技工教育发展现状
池州市技工学校2023年恢复招生,也是我市唯一一所技工院校。经过两年的办学水平提升,2025年1月获省人社厅批复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17日,方能斌市长组织召开研究进一步推进池州技师学院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强调创建池州技师学院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产业强市、人才兴市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树牢全市“一盘棋”思想,在政策、资金、项目审批、验收等方面强化支持、靠前服务。
(一)围绕产业设置专业。学校紧扣江南产业集中区、池州经开区、高新区等园区主导产业需求和文旅产业需要,开设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电子信息等制造业专业8个,电商、民宿管理等现代服务业专业4个,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24年被认定为全省技工院校高水平专业群。
(二)加强优质教师引进力度。恢复办学以来,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通过“带编引才”和公开招聘引进28名专业课教师;柔性引进企业技能大师31名(含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2名),兼职教师占比达28%。目前学校在编教职工134人,其中127人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提升办学基础条件。学校一期项目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8个单体建筑已于2024年7按期交付使用,实训设备总值突破2300万元。二期项目4栋单体封顶,预计2025年9月投入使用。为提升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在学校西侧新建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总投资1.6亿元,今年通过该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7000万元,目前实训楼已完成基坑建设,计划今年12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四)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家,与3家企业合作开设“冠名班”、与贵池船舶工业基地等9家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按照“入企即入校”,举办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目前已与海螺水泥、贵航特钢、金池新材料等3家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508人。
(五)考察学习促办学提升。今年3月初,组织高级技工学校负责人、有关业务处室一行赴阜阳技师学院、六安技师学院考察学习。4月24日副市长曹霞带队,携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一行再次赴阜阳技师学院考察学习。
二、提升技能人才待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出台政策措施。深入企业调研,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薪酬制度体系,进一步促进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持续营造尊重人才、尊重技能的浓厚氛围。
(二)提升人才待遇。落实我市高级技师及以上技能人才申报池州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待遇,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池州工匠”评选认定、高技能人才疗休养等活动,推荐高技能人才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代会代表等人选,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设专栏展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胡以、江淮杰出工匠林强等高技能领军人才带徒传技、技能攻关等方面的突出成绩。举办人才夜市活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工学校招生宣传,累计发放2000余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宣传资料,聚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提升师资能力。按照“精准引进、重点培养”原则,利用2年时间,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计划引进19名数控、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紧缺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今年暑期,学校选派6名骨干教师赴天津职业师范大学参加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与教学方法研修,同时组织9名教师深入海螺水泥、贵航特钢等合作企业开展为期1-2个月的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生产管理,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建立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机制,每学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与技能指导,促进教师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鼓励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生产服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推进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实训条件,积极申报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设一栋实训楼主体工程以及给排水、供配电、消防等附属工程,并购置相关实训设备680台(套)。项目总投资约1.5992亿元,其中已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7000万元。该项目已于2024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9月建成后委托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运营。
2025年7月28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