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精准施策、破题解题、力促发展。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实现14319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0.15%。全市累计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9.13万人、工伤保险19.66万人、失业保险13.83万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5.66%、104.69%和107.13%。
(一)就业创业出新破圈。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繁星聚池”工程,首个“万马奔池”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站在池州学院成立。持续巩固拓展“宜业回池 ‘州’五相约”人才招聘品牌,开展活动19期,引才582人。常态化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实现全市78个城市社区全覆盖。开展各类“2+N”招聘活动1298场、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205场。打造创业安徽建设“池州样板”,在全省首次以民宿为主题举办池州市民宿主理人创业训练营。全市累计培育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安徽青年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共5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亿元,2023年我市创业工作获创业安徽行动领导小组通报表扬。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举办“国字号”的人力资源服务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研讨会及百名高校校长、就业处长池州行活动,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现零的突破。
(二)人事人才强极出圈。全市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7家,新引进博士后10人、人数同比增长11%,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全市国家级博士后建站单位“零”的突破。举办“海聚英才 万马奔池”第二届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首设国内赛区和亚太赛区两大赛道,征集海内外56个优秀项目团队参赛。持续推进技能人才“固本强基”工程,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533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91.73%,其中高技能人才8776人。持续推进池州技师学院创建,池州市技工学校成功获批升格高级技工学校。
(三)社会保障覆盖扩圈。深入实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攻坚年行动,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工作。全市新增参保企业1736家、新增参保人数1.3万人。深入开展“夕阳无忧”城乡居保提标工程及成效“巩固年”活动,我市平均养老金达209.41元,居全省第5位;人均缴费水平1135.99元,居全省第1位,累计提档补缴3.59万人,补缴金额4.01亿元。积极开展企业年金政策宣传推介,全市共有125家用人单位2147人建立企业年金。创新推出“桑榆养怡”退休预制服务,完成9944份改制企业参保职工和23家国有企业档案预审工作,受理完成“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3214件。积极推进社银合作“就近办”工作,成功举办居民服务“一卡通”皖美约“惠”长三角暨“社会保障卡安徽文旅一卡通”启动仪式。
(四)劳动关系稳定固圈。健全“三快一专”机制(快速介入调查、快速厘清案情、快速处置完毕,专人负责到底),常态化推进根治欠薪,建立市级根治欠薪行政司法联动处置工作专班,针对重大欠薪隐患项目进行“回头看”,2024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结案率98%以上。持续完善调解仲裁机制,规上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成率突破70%,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入选全国第三批“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晓颖获评“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个人”。在池州经开区等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完成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在美团、饿了么池州运营中心成立“一站式”劳动争议调解服务中心。打造“池企仲意·青春志愿”青年仲裁员服务企业品牌,全市仲裁机构共计办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63件,涉及金额3740余万元,结案率100%。
(五)人社服务优化融圈。持续开展“百名人社服务管家联百企”活动,全市人社系统110名服务管家联系533家企业,帮助解决问题307个。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全面落实“证明免交”、推深做实“证照免带”和高频复杂事项办理5个方面,选择15个事项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全面提升窗口服务质效。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人社业务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推出“轻微免罚”工作清单2项,“证明免交”可免证明7件,免除申请人开具材料14件。积极推进人社领域综合窗口改革,推行“延时+提前+预约+上门”服务,市人社窗口服务群众典型案例连续两年被省人社厅评为“最暖社保故事”。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工作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全力推动就业创业质量提升,社会保障扩量提升,人才引育流量提升,和谐关系增量提升,为奋力开创池州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人社力量。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实现1.3万人左右,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就业创业动能更为饱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事人才体制更具活力,和谐劳动关系更趋优化。
(一)就业创业质量提升。一是政策体系再升级。认真梳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文件,挖掘政策空间,适时制定、补充我市配套细则,构建完备就业促进政策体系。二是就业服务再升级。以“社区驿站”“夜市微站”“云上播站”“实训基站”“驻外前站”等站点为抓手,促进公共就业服务“融圈入群”,争取2025年省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达55个。围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四航”工程(校企政“三方护航”、青年就业“渠道辟航”、高校毕业生“帮扶助航”、人力资源“赛会引航”),服务在池高校毕业生不少于8000人次。三是创业生态再升级。突出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和创业服务“四位一体”创业支持体系作用,创业担保贷款实现符合条件的应保尽保,应发尽发。注重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积极争创省级创业孵化载体1个。举办创业池州大赛暨创业安徽大赛选拔赛等高规格赛事,促进重点群体创新创业。
(二)社会保障扩量提升。一是社保覆盖更广泛。持续做好“数据找人计划”,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数据赋能,结合“百名人社服务管家联百企”“政策送上门,业务就近办”等活动,锁定参保对象开展扩面征缴,预计2025年企业在职职工参保人数达23万人以上。二是城乡居保更惠民。不断扩大高档次缴费群体,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补助工作,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扩大企业年金政策宣传覆盖面,市、县两级举办不少于4场企业年金政策宣传推介活动。三是经办服务更便捷。聚焦高效办成退休、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社会保险参保3个“一件事”,持续推进社银合作“就近办”、人社领域11个“一件事一次办”等工作,全面提升社保经办数字化水平。
(三)人才引育流量提升。一是筑巢引凤,强化高端人才引留。全面优化青年博士科研人才的全链条服务机制。落实乡村振兴人才评选一次性补贴等激励政策。巩固“海聚英才”创业大赛(亚太赛区)办赛成果,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项目落户池州。二是厚植沃土,深化技能人才培育。实施“新八级工”制度,全年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新增10家以上。落实池州市技工学校年职业培训规模2000人次以上,全力以赴推进技师学院创建,力争2026年底池州技师学院创建成功。三是深耕笃行,规范人事管理制度。用活用好现行政策,着力解决高级岗位不够用的问题,建立灵活有序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管理制度。做好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年度考核、人员统计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落实人事管理政策、优化规范工作规程,稳步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和谐关系增量提升。一是扎实推进根治欠薪。重点推进实施日常监管“日计划”、督促整改“月计划”、诚信构建“年计划”、奋勇争先“A计划”。以“四季行动”为序时,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确保全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结案率达98%以上、全国欠薪平台线索办结率达到97%以上。二是提升劳动权益保障。坚持调解和仲裁双向发力,开展“巡回仲裁庭进园区”“仲裁开放日”等活动,强化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裁审衔接”,提升劳动人事纠纷化解质效。聘请兼职仲裁员、调解员,着力提升基层调解组织“抓前端、治未病”的能力。创新劳务派遣企业监管模式,积极参与并推进长三角地区劳务派遣单位信用信息互认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