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尊敬的张兄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市级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十四五”时期稳定就业总量、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抓手,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是池州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基地在引领创新创业、促进成果转化、集聚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您给出的“提供稳定平台持续推进创业基地”、“ 推进专业化科技创业基地平台建设”、“ 建立创业基地基金形成良性发展”“ 加强创业基地平台管理”“ 输血不如造血”五个方面的建议,对我市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推动双创基地建设发展
1.加强双创领域政策扶持。2021年6月,提请市政府修订出台《池州市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其中,“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获省绩效奖励支持的,按省奖励额的50%给予奖励。”探索“中试基地+产业基金”孵化模式,产投集团和市科技局牵头组建池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基金首期规模人民币1亿元。目前,我市主导产业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印发《深入实施“创业池州”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建设,经认定为民营创业孵化基地的,在3年孵化期内,按照吸纳企业户数(在基地孵化9个月以上)和5000元/户年的标准给予民营孵化基地创业服务补助,对被评定为市级民营创业孵化基地的,一次性给予建设主体10万元的运行经费补贴,按5∶3∶2的比例,分三年支付。
2.加快推进池州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晋省级,五年成集群”的总体要求,积极对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项目选址落户。目前,项目已成功落户池州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四期综合办公楼楼,面积约10000㎡。建成后的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区,主要功能为留学人员及中高级人才项目孵化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区、众创空间办公区。
3.营造全民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动员组织各类项目参加“赢在江淮”“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响中国”等创业大赛,并对获奖项目给予创业扶持补贴资金。2020年“稻鳖生态种养”项目荣获安徽省第三届“赢在江淮”全省创业大赛扶贫专项赛组第一名,并作为唯一的创业扶贫项目代表我省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中获优秀奖。2021年,举办了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池州地方赛,共12家企业参与比赛,推荐1家初创组企业和4家成长组企业入围安徽赛区决赛,创历史最佳成绩。2022年,成功举办第四届“赢在池州”创业创新大赛暨安徽省第四届“赢在江淮”创业大赛池州市选拔赛,24个项目分获各个组别的一、二、三等奖,最高奖奖金达到5万元,总奖金额35.8万元,创历届大赛之最。6个项目晋级省级比赛。进一步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就业创业功能,2021年共为576名重点群体及8家小微发放创业贷款贷款10869万元。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业培训,截至2022年6月底,免费为1700余人提供各类创业培训,其中300余人在参加培训后成功创业。2022年,会同市财政局出台《池州市电子创业券管理办法(试行)》,在安徽省创业服务云平台发放电子创业券(创业金币)200万个(人民币20万元)用于支持购买创业测评、创业意识培训、视频微课、代理记账等服务。
(二)健全创新成果转化体系
1.增强创新成果转化动能。常态化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53项,举办开展2021年池州市东部三区与东华大学“四送一服”专题产学研对接等活动7次,邀请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40多位专家与60多家企业对接,20多家企业与高校达成合作意向。2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市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35.45亿元,同比增长83.87%。
2.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2021年我市半导体产业引进海外留学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科院声学所人才各1名;芯达电子、硕呈电子、大衍半导体分别与安庆师范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院所签订毕业跟岗、实习等合作协议,2021年度共引进28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快载体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完善产业园服务创新创业功能。加快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全覆盖行动计划,开展市级双创载体组建备案工作,择优推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支持“异地孵化器”建设,充分利用上海、合肥等地科技资源集聚优势,支持各县区、园区在上海、合肥建设异地孵化载体,重点支持“池州(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2.夯实创新创业基础。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各类群体免费提供多层次、全过程、阶梯式的创业培训;依托池州市创业服务云平台,创新服务提供模式,促进资源有效对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高效优化链条,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培育体系,全年新增入孵企业超过30家,择优推荐双创载体参加省级绩效评价;加大入孵企业培训,提升双创载体专业服务能力,积极组织在孵企业申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3.构建全链条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撑,加快设立池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组织双创载体参加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加大技术合同登记。吸纳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25%,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卖场”。
4.全面提升产业创新水平。继续围绕产业强市战略,全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吸引龙头企业、优势项目落户,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池州半导体学院建设,支持集中区、青阳县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建设轻合金技术创新研究院,鼓励企业、高校、商协会等设立各类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本地人才供应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积极争取省产业基金支持。
2022年7月28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