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8000032B0212E/202207-0006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文号: 池人社提字〔2022〕5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2-07-29
废止日期: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2-07-29 10:10 来源: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章新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留住本地大中院校毕业生在池创业就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动性。一是用足创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创业政策杠杆作用,针对在池创办市场主体的离校2 年内高校毕业生,按规定提供最高不超过50 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给予部分贴息;对毕业2 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首次创办小微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可享受5000 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二是搭建创业推介平台。6 20 日,举办第四届赢在池州创业创新大赛暨安徽省第四届赢在江淮创业大赛池州市选拔赛决赛,大赛共分主体赛(制造业组、服务业组)和专项赛(青年创意专项赛、乡村振兴专项赛、皖厨创业专项赛)两个赛道五个组别分别进行,将获奖项目录入安徽省创业云平台创业项目库,提供公共创业服务,持续开展项目宣传和推介,提升项目知名度和市场发展空间。三是稳定培育创业技能。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意识、创办企业、改善企业、扩大企业、网络创业和创业(模拟)实训等培训,截至目前我市共举办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合格学员390 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00 余人,切实增强了高校毕业生创业技能和水平。

二、校地联动促进高校毕业生生源本地化。一是加强工作统筹谋划。提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市经济建设的实施方案》,细化办法举措,要求池州学院面向本地对口招生,年招生规模不低于100 人;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力度,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报考本地高职院校人数占比达30%以上。同时将本地就业率纳入对高校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二是合理调配招生计划。强化市级统筹,牵头编制全市专业建设方案,指导中高职学校对接池州八大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招生计划与去年相当的情况下,大幅削减师范类、财会类专业招计划,由去年的2000 余人压缩到1200 人以内,同时增加了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旅游类等专业的招生规模,保证了人才需求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三是坚持联合人才培养。支持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集团化办学,依托安徽交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设置东部校区,重点培养五年一贯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池州学院联合培养本科人才。2022 年推动本地中高职联合申报初中起点3+2五年一贯制专业12 个,计划招收本地学生580人。通过一体化贯通培养,为驻池高校输送更多本地优质生源。

三、专项行动强化高校毕业生留池就业率。一是开展校企对接活动。深入开展局长进校园”“毕业生园区行”“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指导各地各校主动与当地企业对接联合,精心遴选实习企业,优先安排本地企业进行实习,组织池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 级学生面向池州市企业岗位实习宣讲会、毕业生园区行等活动,全力组织2022 届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和就业工作百日冲刺,广邀邀请用人单位线上线下进校园。疫情背景下安排207 人赴安安铝业、大九华宾馆、四季景逸大酒店等单位实习。二是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将我市普通本科高校、中高职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含毕业2 年内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对象范围,院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视培训合格后取得证书情况,给予最高2400 元的培训补贴,着力提高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对企业新录用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岗前技能培训的,视培训合格情况,按800 /人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帮助毕业生提升适岗能力。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60 名毕业年度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三是充分挖掘政策潜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49 个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启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服务,以一人一策实施131计划,即为每人免费提供1 次职业指导、3 次岗位推荐、1 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现已开发1553 个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和521 个短期见习岗位促高校毕业生衔接就业。印发《池州市关于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池人才〔20226 号),我市民营企业新引进的博士研究生、40 岁以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 岁以下全日制本科生、30 岁以下全日制大专生,与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6 个月以上,分别享受每人每月3000 元、1500元、800 元、300 元的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 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166 人,发放补贴资金173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功能,建立政府、院校、园区、企业组成的定期会商机制,找到政府、市场和高校的结合点,定期研究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加大力度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和我市企业发展情况,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留池就业创业。

2022 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