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青阳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提升仲裁透明度和公信力,于2025年4月18日成功举办“仲裁开放日”活动,邀请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人员参加公开庭审观摩。此次活动通过规范化庭审示范、全流程经验共享、多维度业务研讨,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获得了市县(区)两级仲裁机构负责人及仲裁员代表共12人组成的观摩团的高度评价。
聚焦典型案例 彰显法治力量
紧扣劳动纠纷领域热点难点,本次活动精选三起兼具典型性与教育意义的工资争议案件公开审理。其中,某制造企业欠薪案涉及3名劳动者、涉案金额4.2万元,既考验集体争议调解能力,又展现“快立快审快结”机制实效。庭审严格遵循“要素式”审理规程,从身份核验、权利义务告知到举证质证、争议焦点归纳,全流程展现标准化办案规范。仲裁员当庭精准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条款,实现法理阐释与矛盾化解有机统一,书记员同步完成庭审记录,文书制作规范获观摩团“零瑕疵”评价。
创新服务模式 传递司法温度
青阳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坚持"程序刚性与服务柔性"双轨并行,创新构建"三化"服务体系,让法治力量可感可触。一是调解机制前置化,创设"纾压式"庭前调解室,通过"心理疏导+法律释明+利益平衡"三步调解法,今年已促成40%案件庭前和解,某欠薪案当事人直言"在这里说话有人听,道理讲得透";二是维权流程标准化,特别设置"农民工绿色通道",工资争议案件平均办理周期压缩至30个工作日,较去年同期提速33%;三是智慧服务立体化,打造"云上调解",得到异地务工人员和外地律师称赞。这种"如我在诉"的服务理念,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仲裁速度"与"司法温度"的有机统一。
多维互动研讨 共促质效提升
活动创新设置“现场观摩+案例研讨+专家点评”三维交流模块。庭审复盘环节,围绕争议焦点归纳、庭审节奏把控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经验分享会上,“背对背调解”“类案引导调解”等特色工作法引发兄弟单位代表现场取经。市领导在总结中高度评价:“青阳模式将普法宣传融入争议化解全过程,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为全市仲裁系统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此次活动既是对阶段性工作的全面检验,更是提质增效的新起点。青阳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持续践行“人社服务为人民”宗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