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池州市人社局 > 就业培训 > 就业创业

关于印发池州市2017年第三季度 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的通知

阅读次数: 作者:池州市人社局 信息来源:池州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2017-10-16 08:56
[字体:  ]

    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综合部、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事务管理局,九华山风景区社会保障局:

现将《池州市2017年第三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10月13日

 

 

 

 

池州市2017年第三季度

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一、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一)总体情况

   本季度的供求状况分析数据,包括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招聘会的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本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收集发布岗位需求人数6304人,登记求职人数5008人,求人倍率为1.26。

  (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主要特点

   1、供求总量减少,市场趋于平稳。本季度通过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6304人,与上季度相比减少9065人,减幅58.98%;进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共5008人,与上季度相比减少7424人,减幅59.72%;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26。三季度企业生产和用人都趋于平稳的态势,需求人数与上季度相比有所下降。高校毕业生方面,一部分选择到外地就业,还有一部分选择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试等,来市场找工作人数在减少。农民工方面,除在外务工人员外,在家的农民工都忙着秋收,数量也在减少,综合以上因素三季度供求双方总量都有所减少。

   2、供求双方摩擦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企业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不够重视员工权益保障,不能很好的吸引求职者,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为员工提供成长平台;另一方面,求职人员求职观念存在偏差,求职人员整体素质难以适应企业需求,呈现出市场有闲置的劳动力,与此同时企业又无法雇佣到工人、生产受到限制的现象。

 (三)供求总体情况

   三季度通过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630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79人,增幅33.42%;与上季度相比减少9065人,减幅58.98%;进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共500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14人,增幅32.00%;与上季度相比减少7424人,减幅59.72%;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26。

表1. 供求总体人数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人)

(人)

(倍)

(%)

本期有效数

6304

5008

1.26

-58.98

 

 (四)各产业劳动力需求情况

  本季度需求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总量的63.88%和36.12%。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32.90%和34.34%;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60.27%和56.48%。

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产业

 (人)

(%)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4027

63.88

-60.27

第三产业

2277

36.12

-56.48

合计

6304

100

/ 

 

 (五)行业需求情况

  从行业需求看,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仍占据主导地位,需求人数为3842人,占总量的60.95%,同比上升了39.91%,环比下降了61.33%。第三产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是本季度吸纳就业的主体行业,其比重占了11.3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22.98%,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55.65%。

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行业

需求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制造业

3842

60.95

-61.3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

0.10

-88.24

建筑业

179

2.84

28.7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

0.32

81.8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4

0.54

-45.16

批发和零售业

616

9.77

-60.74

住宿和餐饮业

679

10.77

-46.32

金融业

2

0.03

/

房地产业

193

3.06

-51.6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18

11.39

-55.6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5

0.24

-60.53

合计

6304

100

/

   备注:本季度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国际组织无数据。

 (六)用人单位需求情况

   从用人单位性质看,本季度企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需求比重达百分之百,在劳动力需求市场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用工需求量最大,分别占企业总需求的50.65%、32.60%和12.85%,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35.58%、25.23%和57.59%,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65.13%、54.45%和25.41%。

表4 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经济类型  

需求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人)

(%)

(%)

企业

6304

100.00

-58.98

 

其中:内资企业

6133

97.29

-59.13

 

    有限责任公司

3193

50.65

-65.13

 

    股份有限公司

810

12.85

-25.41

 

  私营企业 

2055

32.60

-54.45

 

  其他企业

75

1.19

-70.24

 

个体经营

171

2.71

-52.76

 

合计

6304

100

/

 

   备注:本季度股份国有企业、合作企业、联营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他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事业、机关无数据。

   (七)各类职业供求情况

表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需求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求职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人)

(%)

(%)

(人)

(%)

(%)

(%)

单位负责人

112

1.78

-78.50

79

1.58

-79.16

1.42

专业技术人员

481

7.63

-77.15

438

8.75

-66.28

1.10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1319

20.92

-41.33

1022

20.41

-42.29

1.29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1141

18.10

-66.40

716

14.30

-74.22

1.59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3242

51.43

-54.18

2730

54.51

-55.75

1.19

其他

9

0.14

-62.50

15

0.30

-42.31

0.60

无要求

/

/

/

8

0.16

-20.00

/

合 计

6304

100

/

5008

100

/

/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本季度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分别占需求总量的51.43%和20.92%,二者合计约占全部用人需求的72.35%,其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需求同比上升了34.13%,环比下降了54.18%;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需求同比上升了73.55%,环比下降了41.33%。求人倍率方面,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上升了0.04,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上升了0.02。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数相对集中的职业也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54.51%和20.41%,二者合计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4.92%。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下降了55.7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42.29%;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上升了42.34%,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66.72%。

表6 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

序号

职业

职业代码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缺口数

岗位空缺与求
职人数的比率

1

一线生产操作工

6270099

875

756

119

1.16

2

裁剪缝纫工

6110100

634

542

92

1.17

3

餐饮服务人员

4030000

481

403

78

1.19

4

化工操作工

6039900

390

321

69

1.21

5

电子装配工

6050400

311

252

59

1.23

6

机械维修

6060100

253

202

51

1.25

7

电工、焊
工、钳工

6070605

165

134

31

1.23

8

物业管理员

4070200

124

98

26

1.27

9

业务员

2070200

75

61

14

1.23

10

机械冷加工

6040100

58

47

11

1.23

表7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

序号

职业

职业代码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缺口数

岗位空缺与求
职人数的比率

1

营业员

4010101

341

401

60

0.85

2

文员

3010103

266

317

51

0.84

3

计算机技术人员

2021300

212

254

42

0.83

4

管理人员

1050100

174

209

35

0.83

5

会计、出纳

2060300

126

155

29

0.81

6

仓管

4020000

83

109

26

0.76

7

保安、门卫

3020200

62

84

22

0.74

8

营销

1050108

54

75

21

0.72

9

金属冶炼工

6029900

35

47

12

0.74

10

机动车驾驶员

6240100

22

30

8

0.73

注:表6、表7,按“缺口数”进行职业排行

  (八)求职人员构成情况

   在求职人员中,各类失业人员仍是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主要求职群体,所占比重为79.10%,较上季度下降了59.4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9.77%。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求职比重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63.89%和上升了11.66%(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48.6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94%);本市农村人员所占比重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49.50%和上升了28.47%。

表8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人员类别

求职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人)

(%)

  (%)

新成长失业青年

1092

21.81

-63.89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317

29.03

-48.62

就业转失业人员

447

8.93

-62.75

其他失业人员

2422

48.36

-56.34

在业人员

289

5.77

-73.82

下岗职工

 

 

 

退休人员

 

 

 

本市农村人员

713

14.24

-49.50

外埠人员

45

0.90

-64.84

合计

5008

100

/

   (九)招聘、应聘条件情况

  1. 性别

   从对求职者的性别需求看,97.75%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对男性的用人需求依然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用人需求分别为52.82%和44.92%。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59.53%和59.32%;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33.52%和35.11%。

   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和女性的求职人数比重分别为56.83%和43.17%,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60.04%和59.28%;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34.50%和28.64%,男性用工比女性的高出7.9个百分点。

表9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性别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求职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人)

(%)

(%)

(人)

(%)

(%)

(倍)

3330

52.82

-59.53

2846

56.83

-60.04

1.20

2832

44.92

-59.32

2162

43.17

-59.28

1.34

无要求

142

2.25

-20.22

/

/

/

/

合计

6304

100

/

5008

100

/

 

   2.年龄

   从年龄的需求情况来看,本季度需求25-44岁年龄段的人员为主。其中25-24岁需求占36.53%,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64.74%,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7.94%,35-44岁需求占31.71%,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41.9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7.96%;求职人员年龄段是以16-34岁的为主,其中16-24岁的占26.64%,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65.2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4.07%;25-34岁的占43.35%,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60.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0.35%;

表10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年龄组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求职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人)

(%)

(%)

(人)

(%)

(%)

(倍)

16-24岁

1620

25.70

-64.76

1334

26.64

-65.29

1.23

25-34岁

2303

36.53

-64.74

2171

43.35

-60.67

1.07

35-44岁

1999

31.71

-41.92

1113

22.22

-51.61

1.81

45岁以上

318

5.04

-55.21

390

7.79

-49.28

0.83

无要求

64

1.02

-27.27

∕ 

∕ 

合计

6304

100

5008

100

∕ 

/

   3.文化程度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需求看,本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需求集中在初、高中及以上学历。98.67%的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的文化程度有明确要求。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最多,占总体需求的45.61%,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61.3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8.06%(其中27.44%的用人需求是对具有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要求);其次为大专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21.3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62.5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8.27%;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27.00%,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52.0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7.59%;对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4.75%,同比上升了41.04%,环比下降了52.08%。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51.70%的求职者是高中文化程度,大专文化、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分别为23.90%和20.53%;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3.87%。

表11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文化程度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求职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

%

%

初中及以下

1702

27.00

-52.07

1028

20.53

-61.84

1.67

高中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2875

45.61

-61.38

2589

51.70

-60.75

1.13

789

27.44

-44.98

384

14.83

-53.90

2.09

大专

1344

21.32

-62.59

1197

23.90

-56.50

1.14

大学

298

4.73

-52.24

194

3.87

-50.26

1.55

硕士以上

1

0.05

/

 

 

 

 

无要求

84

1.33

-46.50

合计

6304

100

5008

100

∕ 

/

    4.技术等级或职称

   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43.58%,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所占比重分别为21.38%和11.09%,二者约占需求总量的32.47%,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68.14%和57.56%,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18.87%和14.97%。

   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来看,37.64%的求职者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也是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7.77%和10.34%,二者合计为28.11%,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70.74%和54.04%,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4.09%和12.36%。

表12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求职人数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

%

%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1348

21.38

-68.14

890

17.77

-70.74

2.22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386

6.12

-67.78

283

5.65

-69.76

2.07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35

0.56

-61.96

14

0.28

-71.43

3.21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699

11.09

-57.56

518

10.34

-54.04

2.06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268

4.25

-55.18

176

3.51

-54.64

2.23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11

0.17

-63.33

4

0.08

-50.00

3.46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

3123

62.36

-54.62

0.71

无要求

3557

56.42

53.03

合计

6304

100

/

5008

100

/

 

   (十)下步工作举措

   1、完善信息对接平台。构建全媒体就业信息发布体系。充分利用安徽公共招聘网和就业网,加强就业QQ群和就业微信的管理,同时通过互联网络信息系统和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宣传,为求职者提供掌上公共就业服务。

   2、加强与院校合作。加强与省内外高等学院、职业类学院的联系,强化企业与院校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产业与重点项目企业对接,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化有效配置。

   3、改善就业创业大环境,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就业。一是引导企业提高员工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和指定网络平台公布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企业给出合理的劳动报酬;二是引导企业注重对员工培训、培养,提升员工素质和个人发展空间,形成人才储备机制。

   二、产业园区用工监测分析

   2017年第三季度比上季度末增加企业9户,总户数达558户;实有员工22682人,比上季度末增加254人。其中技能人才3689人,占员工总数的16.26%,专业技术人才2979人,占员工总数的13.13%。

填报单位

园区内企业总户数

园区企业员工总数

园区技能人才数量

园区专业技术人才数量

技能人才总数

其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数量

市开发区

488

20749

3189

420

2689

江南集中区

70

1933

500

100

290

小计

558

22682

3689

520

2979

 

   本季末计划招聘750人,实际招聘111人,缺工639人。其中缺普工548人,占缺工总数的85.76%,缺技工50人,占缺工总数7.82%,缺技术和管理人员41人,占缺工总数6.42%。

 

 

   三季度末,我市2个产业园区计划招聘员工750人,实际招聘111人,缺普工人数较大,占缺工人数的86%。企业流失人数9人。

园区名称

园区计划招工人数

园区实际招工人数

园区企业缺工人数

所缺员工岗位分布

企业员工流失人数

普工

技工

技术和管理

市开发区

550

50

500

450

30

20

2

江南集中区

200

61

139

98

20

21

7

小计

750

111

639

548

50

41

9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

   (一)监测样本情况

   全市10个行政村三季度末总人口数为25838人,行政村劳动力总数为15332人,占总人口数  59.34%。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779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50.84%,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30.17%。

2017年三季度累计新外出就业人数298人,新返乡人数255人,与上季度相比新外出就业人数减少108人.新返乡人数减少4人。外出就业人数稳定,波动不大。

2017年三季度新外出就业人员情况如下:

时间

本期内新外出就业人数

本期内新返乡人数

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

期末外出就业人数占本地劳动力总数比重(%)

7月

73

84

7760

50.91

8月

99

64

7795

51.28%

9月

126

107

7814

50.97%

三季度合计

298

255

23369

 

9月末外出人员情况:

本月新外

出就业人数

本月新

返乡人数

本月实有外

出就业人数

期末外出就业人数占本地劳动力总数比重%

126

107

7814

50.97%

  (二)外出转移就业具体流向

  本季度新外出就业298人中,省内转移就业40人,占新外出就业总数的13.42%; 省外长三角转移就业154人,占新外出总数的51.68%;珠三角转移就业39人,占总数的13.09%;京津地区转移就业19人,占总数的6.38%;省外其它地区转移就业46人,占总数的15.44%。

月度

本期内新外出就业人数

省外就

业人数-

长三角

省外就

业人数-珠三角

省外就业人数-京津

省外其

它地区

省内

  就业

省内就业与新外出人数比例%

7月

73

30

9

6

14

14

19.18%

8月

99

58

10

5

14

12

12.12%

9月

126

66

20

8

18

14

11.11%

3季度

298

154

39

19

46

40

13.42%

 

 

 

省外就业京津——6.38%

 

省内就业——13.42%

 

省外就业珠三角——13.09%

 

省外其它就业——15.44%

 

省外就业长三角——51.68%

 

本季末外出人员就业地比率

   (三)本地非农就业情况

   三季度末监测点本地非农就业人数307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0.2%。其中在企业就业人数2289人,占本地非农就业人员数74.37%;自主创业人数579人,占非农就业人员总数的18.81%。

月度

报告期末非

农就业人数

在企业

就业人数

占非农就业人数比例%

自主创

业人数

占非农就业人数比例%

7月

3084

2295

74.42%

581

18.84%

8月

3100

2312

74.58%

579

18.68%

9月

3145

2358

74.98

576

18.31%

   四、企业用工监测

   本季度监测企业60户,季度末实有员工12480人,计划招聘427人,实际招聘107人,缺工320人。本季度末共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2人,计划下季度初招聘高校毕业生11人。

 

企业本季度末员工总数

企业本季度末计划招用员工人数

企业本季度末实际招用员工人数

企业本季度末缺工人数

普工

7851

247

75

172

技工

2794

154

26

128

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1835

26

6

20

合计

12480

427

107

320

   从缺工情况看,本季度末缺工320人,其中普工172人,占缺工总数的53.75%;技工128人,占缺工总数的40%;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20人,占缺工总数的6.25%。

   从员工流失看,监测企业实有人数12480人,流失员工124人,占监测企业实有员工的0.99%。

 

企业本季末流失员工人数

普工

95

技工

21

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8

合计

124

 

   本期企业用工特点:

   实际招聘数逐步趋稳,表明企业生产逐步进入稳定状态,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平稳。缺工主要是纺织行业技工,如安徽鼎盛服装有限公司和安徽青阳县思源麻业纺织有限公司。流失员工数和流失率继续保持平稳,表明企业没有大的波动,生产经营状况平稳。

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我市企业用工总体情况仍将保持平稳。

   五、失业动态监测

   (一)监测样本基本情况

   2017年9月池州市监测企业60家,给国家上报样本企业60家。其中国有企业6家,占10%、 股份合作企业1家,占1.67%、 有限责任公司19家,占31.67%、 股份有限公司6家,占10%、 私营企业23家,占38.33%、外资企业2家,占3.3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家,占3.33%、其他企业1户,占1.67%。

企业性质

户数

占比(%)

国有企业

6

10

股份合作企业

1

1.67

有限责任公司

19

31.67

股份有限公司

6

10

私营企业

23

38.33

外资企业

2

3.33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2

3.33

其他企业

1

1.67

合计

60

100

 

   其中制造业37家,占61.67%;采矿业1家,占1.6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力2家,占3.33%、 房地产业1家,占1.67%、 建筑业3家,占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占1.67%、 农、林、牧、渔业4家,占6.67%、 批发和零售业5家,占8.33%、 住宿和餐饮业6家,占10%。

行业类别

户数

占比(%)

制造业

37

61.67

采矿业

1

1.6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力

2

3.33

房地产业

1

 

建筑业

3

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

1.67

农、林、牧、渔业

4

6.67

批发和零售业

5

8.33

住宿和餐饮业

6

10

合计

60

100

   (二)岗位流失概况

    2017年三季度末, 池州市60家监测企业在岗职工总数为12480人, 比上季度(调查期)岗位总数减少46人, 减幅为0.37%。

2017年三季度监测岗位总数变化情况表

调查期

企业总数

上月末总岗位数

调查期总岗位数

岗位变化总数

岗位减少总数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2017年7月

60

12545

12561

16

100

0.13%

2017年8月

60

12561

12499

-62

190

0.49%

2017年9月

60

12499

12480

-19

129

0.15%

三季度,我市监测的60家企业岗位数呈下降走势,7月末与上季度末相比,增幅0.13%;8月末与7月末相比,减幅0.49%;9月末与8月末相比,减幅为0.15%。

    (三)岗位流失分析

1、按行业分析岗位变化情况

按监测企业行业分类,三季度有4个行业出现岗位流失,分别为制造业0.2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19%、批发和零售业12.72%、住宿和餐饮业0.56%。。

有3个行业岗位增加,分别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1.79%、建筑业1.44%、农林牧渔业1.67%。

其它行业岗位数与上季度持平。

详见下表:

2017年三季度监测企业按行业分类岗位变化情况

行业

企业总数

上季度末总岗位数

调查期总岗位数

岗位变化总数

岗位减少总数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制造业

37

9,819

9,791

-28

303

-0.29

采矿业

1

274

273

0

1

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

和供应业

2

164

167

3

7

1.79

房地产业

1

9

9

0

0

0

建筑业

3

273

277

4

6

1.4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

255

252

-3

3

-1.19

农、林、牧、渔业

4

470

478

8

12

1.67

批发和零售业

5

381

338

-43

61

-12.72

住宿和餐饮业

6

900

895

-5

26

-0.56

合计

60

12,545

12,480

-65

419

 

2、按企业性质分析岗位变化情况

按监测企业性质分类,三季度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其他企业有所流失,流失率分别为:0.22%、1.95%、27.61%、0.94%。从流失率占比来看,外资企业占比量较大,经核查,主要为江苏乐天玛特商业有限公司池州店出现大批量劳动合同终止情况。

岗位数有所增加的有国有企业2.24%、有限责任公司1.06%、股份有限公司0.3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56%。

详见下图:

2017年三季度监测企业按企业性质分类岗位变化情况

企业性质

企业总数

上季度末总岗位数

调查期总岗位数

岗位变化总数

岗位减少总数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国有企业

6

1,089

1,114

25

30

2.24

股份合作企业

1

1,388

1,385

-3

12

-0.22

有限责任公司

19

3,549

3,587

38

98

1.06

股份有限公司

6

826

829

3

21

0.36

私营企业

23

4,705

4,615

-90

186

-1.95

外资企业

2

208

163

-45

45

-27.6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2

566

575

9

20

1.56

其他企业

1

214

212

-2

7

-0.94

合计

60

12,545

12,480

-65

419

 

 

 

3、按岗位减少类型分析岗位变化流失情况

三季度的监测数据显示,共流失419个岗位,减少类型主要有因劳动者原因无法履行劳动合同解除7人、劳动者解除合同176人、劳动合同终止61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175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